English

澳门人家

1999-12-2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业清 马兴宇 我有话说

临行前梳理“感受澳门”才发现,“澳门人家”还是个谜团。记者感觉到,澳门人家并不是秦淮人家式的格调,这里城市虽小,但走起路来不觉得小,平时显得静谧,现代化城市却主要装着华夏文明,澳门人家——一个很特别、催人寻思的概念。

是否可以说,澳门人家可以分开体味“澳门人”和澳门人的“家”?记者感受澳门,认定伫立在澳门人心灵里的一定是“回归祖国”这个“大家”。这正如一首歌词所云:“我们都有一个家,名字叫中国。”澳门“回家”,在这一点上,记者感受澳门人真是心切切,情依依。一位记者朋友说,“看到澳门居民自发出来迎接解放军,几乎倾城出动,那情景真感人”。这位朋友一直后悔当时没带相机。回归当天的报纸令人吃惊,累坏了宾馆的服务员,厚厚一大叠,翻开发现里面有大量各界庆回归的套红广告。宗教界的庆回归活动也很热烈频繁,佛教界还特别举行了何特首参加的祈福会,祝“社会繁荣,居民安居乐业”。记者每天都能看到,一些大机构的五星红旗与澳门区旗和市面上的回归装饰相互辉映,美丽的景色总是令过往行人驻足照相。

只有澳门回归祖国这个“大家”,澳门人才有安稳舒适的“小家”。尽管受采访的澳门人各自表达方式不同,但意思是一样的。离岛仔的泉大伯几代扎根澳门,他说身上“有炎黄子孙的热血”。回归后泉大伯非常激动,说全家人这下才有“真正做中国人的感觉”。祖安娜8岁从国外来澳门陶英小学读书,这位87岁的老人“要做个中国人”,一直期待中葡政权交接,还特地叮嘱孙子们学好汉语,学好普通话,以便将来长大后好好为澳门发展服务。贾多素是地道的土生葡人,对中国古董文化情有独钟,回归后全家打算扎根澳门,相信今后的日子会更好。

澳门人是澳门人家的主角,特别令记者难忘。不善言词浅浅笑容的澳门人,参与回归却显得热烈而自然。不需说满街红旗迎风飘扬,全城650辆出租车司机都在车顶安上五星红旗,这满街流动的五星红旗,像热血一样24小时在全城流动,谁看了这风景都不会忘记。澳门人买东西不用排队,这次回归首日封发售却到处出现排长队。时至今日,记者还能在市政厅邮局前看到里外排长队寄喜信的镜头。在这几天晚上庆回归活动点,拥挤的人群,与往日的平静形成极大反差,很多家庭都是全部出动,因人多怕走丢失,不少人都是手拉着手往前走。回归纪念品也是琳琅满目,摊主前总是围着大堆人,大商店甚至还出售专制的“回归相机”。老澳门齐疆说,回归当天晚上,家里电话总是响个不停,内地的亲朋好友总是问这问那,这“娘家”的回归热情很令他感动。当地大报每天都要为书法家、诗人、散文家提供整版版面,以便让澳门的文人骚客尽心尽意。……

澳门人家,或许还可以从一首古老的澳门童谣《荷花开》中寻找到答案:“荷花荷花几时开,一月不开二月开,二月不开三月开,三月不开四月开,四月不开五月开,五月不开六月开,六月不开七月开,七月不开八月开,八月不开九月开,九月不开十月开,十月不开十一月开,十一月不开十二月开,十二月荷花朵朵开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